近日,文旅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图片与内容无关)
受疫情影响,文旅行业成为遭受重创的行业之一。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旅游业相继恢复经营,跨省团队旅游也于近日恢复,文旅行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加快推进全国文旅行业全面复苏,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扶持。
新冠肺炎疫情下文旅行业新趋势、新机遇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当前文旅行业呈现出一些新趋势。
第一,“网民打卡”成文旅业发展新动力,短视频成文旅传播新形式。新冠肺炎疫情重塑了网民生活模式,更多的消费、传播场景将由线下转到线上。因此,“网民打卡”在制造网红景点、扩大文旅传播等方面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的网民规模构成了中国文旅产业的一大消费市场。不少旅游景点被网民打卡后,在互联网名噪一时,成为“网红打卡地”,并吸引更多网民慕名前来打卡。
短视频是“网民打卡”的重要形式。短视频是一种比文字、图片更为丰富、更具分享精神的表达方式和信息传播手段,能给网民感官、视觉和听觉综合的印象,让用户对旅游景点产生不同寻常的体验。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旅游景点视频,交流旅游攻略和体验,为其他网民出游提供推荐与参考。
第二,新技术、新运用与产业进一步融合,打造文旅新体验。在新冠疫情防控中,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运用广泛深入应用,赋能赋智各行各业,在支撑精准防控、保障居民生活、助力复产复工与经济社会全面恢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新技术等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进一步拓展,文旅产业也呈现出与其融合加速的趋势,进一步改变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局、形式、营销和体验。
(图片与内容无关)
比如,当前许多景点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智能导游等新技术,丰富游客沉浸式体验,满足游客个性化消费需求,提高智慧景区智能化服务水平。很多景区都开始安装“无接触”人脸辨认设备,旅客不需要带身份证、不需要列队买门票,直接在APP上完成线上预定即可刷脸进入景区,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体验。有酒店测试应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让游客分享旅行体验。游客戴上VR头套就可以通过3D形式360度身临其境地分享其他游客的旅行记录和观看评价。
第三,疫情催生文旅新业态,开启文旅发展新模式。受疫情防控影响,“云上游”“数字景点”等旅游新模式迅速发展,为旅游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据媒体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包括北京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圆明园等景点在内,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的500多个景点,可以用VR全景技术进行参观,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和土特产品。故宫博物院打造“数字博物院”并推出“云游故宫”,输出更多精品数字文化传播内容。网民通过故宫博物院官网和官方微信,也能游览故宫。浏览区域包括开放区域以及养心殿、重华宫等暂未开放区域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还有VR全景观赏,给网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旅游部门、企业纷纷试水网络直播,通过直播介绍景点并带货,减少疫情对行业带来的损失,推动当地旅游行业复产复工。3月23日,携程联合创始人在海南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带货直播,1小时内卖掉了价值1000万元的酒店套餐。此外,桂林、杭州、桐庐、临安、余杭等当地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亲自登上平台“直播带货”,宣传本地旅游资源,并销售当地旅游产品。
(图片与内容无关)
政策纾困推动文旅产业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及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积极应对,出台措施帮助旅游企业纾困,包括退还旅行社质保金、加强导游队伍劳动权益保护、出台旅游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等扶持政策,有效提振文旅行业信心。
比如,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乡村旅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场复苏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在财政金融领域,应指导乡村旅游企业和从业者用好税费减免、金融贷款、融资担保等政策;调剂部分旅游发展基金支出用途,支持乡村旅游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工作;指导经营主体对接人社部门,按规定争取“以工代训”补贴。
与此同时,多地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复产复工,帮助文旅行业渡过难关。截至7月,全国已经有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四川、云南等多个省市出台了支持文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具体措施,包括税收减免、费用减免、金融支持、社保支持、劳资支持、保证金暂退、设立文化和旅游产业纾困基金、开展旅游培训在线课程等。
此外,为有效应对疫情对文旅消费的影响,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多地多部门相继发放文旅消费券,推动文旅行业复苏。7月,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联合13家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推出5000万元海口旅游消费券。同月,广州发放3000万张“广州文旅惠民消费券”。据官方介绍,通过政府补贴、平台让利、商家打折,消费券活动预计可以拉动消费1.5亿元。
(图片与内容无关)
进一步推动文旅复苏建议
当前,我国文旅业处于疫情重创后与逐渐恢复时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国内旅游市场必将逐步升温,被疫情压抑的文旅需求将逐步释放。相关部门应把握机遇,加快推动文旅行业全面复苏。
第一,运用短视频营销,形成网民打卡参与传播热潮。传播力就是生产力。旅游部门及景区应把握网络发展与传播规律,在微博、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开设账号,主动利用互联网推进地区形象传播、打造地方影响力,通过互联网平台,把疫情后景区发展成就、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信息传播至每个网民,为宣传景区形象、推销旅游产品、形成旅游IP等发挥重要的传播作用。
特别要重视短视频营销,带动网民积极性宣传景区景点,扩大城市影响力。比如,西安要求各党政机关开通短视频平台抖音账号,用短视频传播西安文旅文博形象。西安市旅发委还与短视频平台合作,通过文化城市助推、定制城市主题挑战等四大板块,来对西安进行全面包装,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西安的旅游资源。之后,西安永兴坊的“摔碗酒”“西安城墙”“大唐不夜城”“无人机灯光秀”等西安特色景点,先后刷屏成为“网红”景点,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群体前往旅游。西安也从“千年古都”华丽转身为“网红城市”,在互联网上焕发了新的生机。
(图片与内容无关)
第二,以疫情为“契机”,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升级。在疫情的影响下,各行各业纷纷“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字化转型。旅游行业也要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数字化升级,提升各地景区智能化水平,增强游客体验感、参与感、融入感。
比如,景区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新运用,促进升级改造票务系统,使用提前预约、线上购票、语音导览、加大运力调配等非接触方式购票和健康游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语音导览、智能遨游车等功能,提供旅游线上场景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将人脸识别、刷脸支付等应用于线下各个场景;积极发展直播旅游、直播带货等等。
第三,拓展线上业务,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应对疫情影响,不少旅游景区推出“云”模式游览,丰富消费者体验。比如,一些景点景区在与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合作推广,打造“网红”景点的同时,积极发挥文创IP优势,拓宽文旅盈利模式。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直播、短视频、VR等形式,在线展示景点,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旅游新场景的普及应用。
第四,重视舆情监测与舆情回应,维护景区网络形象。当前,一些旅游景点存在订单退改难、低价陷阱、“天价”消费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极容易被放大并迅速发酵。不仅影响游客体验,也容易对旅游景点,甚至整个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负面形象一旦产生,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因此,旅游部门需要加强监管,畅通游客投诉渠道,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为旅游业复苏营造良好的氛围。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免责声明:酷雷曼登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未标注原创或具体来源的稿件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文章内观点或作为描述其真实性的辅助材料。
助力每一位VR全景创业者成功
用全景让品牌深入人心
电话:400-0440-578
POPULAR ARTICLA LIST
HOT RECOMMENDATION
FEATURED CASE
酷雷曼VR 4.0
3D互联网时代VR数字化升级平台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服务热线:
400-0440-578
商务合作:
18612109911
联系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益泽路55号顺和国际财富中心A座550
杭州市滨江区江陵路星耀城一期3幢2203-2204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关南一路当代梦工场七号楼502
关注我们: